本文目录一览

1,化学反应级数零级和一级的区别举个零级的例子

0级反应: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反应,比如钠与水反应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化学反应级数零级和一级的区别举个零级的例子

2,零级风一级风三级风五级风七级风八级风九级风十

1--2级: 1 竖杠 1 横 3--4级: 1 竖杠 2 横 5--6级: 1 竖杠 3 横 7--8级: 1 竖杠 4 横 8级以上:1 竖杠 1 三角 像个小旗子

3,怀孕110天胎盘附着于子宫右后壁0级是什么意思

胎盘附着在前壁就表示胎盘是附着在子宫靠着肚子这一边的,后壁就表示是附着在靠背这一边的,都是正常的。0级指的是胎盘的成熟程度,是从0级到3级增加的。3级就要生啦。
这个因为是怀孕初期,所以就是0级的,随着胎儿的长大,胎盘也就是跟着慢慢成熟的,胎盘的成熟度如果没记错的话,好像是分三级的

4,什么是听力零极

你这个问题问的好,谦虚的人或者成绩差的人会场说我英语“零级”,当然听了也可以这么说。一般说零级是在说一个人英语很差,这个0级其实是相对大学里的3级、4级说的,本来过3、4级在大学里就是一件很普通的事,那么0级的意思就显而易见了。
听力零级是作为测听标准的数据,也是听力计上表示听力的一个参数。常用听力计的设计是以一组正常青年的平均听阈为标准的听阈零级的平均声压级。它代表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0”分贝的听力标准。即正常青年人的听阈在听力计上为“0”分贝即听力零级,在医学上以此派生出的声音强度单位叫做听力级,简称hl。

5,该怎么用碰撞理论来解释0级反应和1级反应

至少有两分子才能发生碰撞,所以碰撞理论不能直接解释真正意义上的两分子以下的反应。所谓的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单分子反应和“零分子反应”。它们实际上有相对复杂的机理,而只是在总包反应上表观的呈现出一级和零级。复杂的机理并不是基元反应的动力学理论所涉及的问题,所以无论是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还是其它基元反应动力学理论都不直接用来解释这个问题。但是所谓的一级反应和零级反应的机理也不是不可以解释的。一个简单的解释一级反应的机理就是Lindemann机理:真正的单分子反应只有在含有足够能量的活化分子中发生,因此需要一个普通分子碰撞传能活化的双分子过程A + M A* + M k1/k-1反应分子A与体系中的惰性分子M碰撞后活化为A*,速率为k1。同时这个过程是可逆的,活化分子也可能因为碰撞失活,速率为k-1。之后活化分子反应生成产物P,速率为k2A* -> P k2可以得到总包反应速率的表达式为v=k1k2[A][M]/(k-1[M]+k2)在体系内压强很高(气相)或者碰撞充分(液相)的情况下,k-1[M]非常大,则v≈k1k2[A][M]/(k-1[M])=k1k2/k-1·[A]这个时候,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的浓度有关,呈现出一级反应的特征。至于零级反应,通常都是由于催化剂饱和导致的。反应物A和催化剂C通过快速平衡首先结合成中间体,平衡常数为KA + C -> AC K之后,中间体转变成产物P,速率为kAC -> P k对于第一步,中间体浓度可以表示为[AC]=K[A][C]0/(1+K[A])其中[C]0为催化剂初始浓度。若中间体在热力学上非常容易生成,即K非常大,那么[AC]≈K[A][C]0/(K[A])=[C]0因此,总包反应速率可以表示为v=k[AC]≈k[C]0,为一与反应物浓度无关的常数,呈现零级反应的特征。
问我不知道 因为不懂

6,药物在体内的基本过程一级速率过程零级速率过程及其特点 搜

药物的体内过程是指药物经过给药部位进入直至排出机体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药物的吸收提高血药浓度;药物的代谢和排泄降低血药浓度. 体内过程对药物起效时间,效应强度和持续时间均有很大影响.通过研究药物体内过程可以更好地了解药物在体内的变化规律. 药物体内过程 药物体内过程包括药物的吸收(absorption),分布(distribution),代谢(metabolism)和排泄(excretion),即ADME四个基本过程.代谢和排泄都是药物在体内逐渐消失的过程,统称为消除(elimination).给药一经吸收, ADME四个基本过程即持续,同时发生,是决定血药浓度升降的因素. 药物的转运 药物的转运方式 药物的吸收,分布和排泄本质上是药物分子在体内跨过各部位生物膜的转运(跨膜转运). 药物的转运方式主要有 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 主动转运(active transport) 其他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 1.被动转运 指药物自生物膜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另一侧进行的跨膜转运.包括简单扩散(simple diffusion)和滤过(filtration). 被动转运的作用力来源于膜两侧的药物的浓度差势能,势能越大转运动力越大,也称为顺浓度梯度转运或下山转运,大多数脂溶性药物属于此种转运方式. 被动转运的特点为 ①不需要载体; ②不消耗能量(ATP); ③无饱和现象; ④不同药物同时转运时无竞争性抑制现象; ⑤当可跨膜转运的药物分子在膜两侧的浓度相等时达到动态平衡. 贰禒蹿溉讷防寸狮丹饯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影响因素 药物跨膜转运主要受到药物的溶解性和解离性等理化特性的影响. 溶解性是指药物具有的脂溶性和水溶性.药物的跨膜转运必须先融入生物膜的脂质双层结构,然后达到膜的另一侧. 化学物质具有脂与脂相融,水与脂难融的特点,因此脂溶性强的药物容易跨膜转运;而水溶性强的药物难于跨膜转运. 解离性和离子障(ion trapping)现象 解离性是指水溶性药物在溶液中溶解后可生成离子型或非离子型.非离子型分子可以自由跨膜转运,容易吸收. 离子型分子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不易跨膜转运,被限制在膜的一侧,形成离子障(ion trapping)现象. 临床应用的药物多属于弱酸性或弱碱性药物,它们在不同pH值的溶液中的解离状态不同.药物的pKa值和解离比例可用 药物的体内过程 (一)吸收 药物的吸收是指药物由给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除静脉给药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外,其他血管外给药途径都需要吸收.常用给药途径吸收快慢顺序依次为:气雾吸入>腹腔注射>舌下含服>直肠给药>肌内注射>皮*射>口服给药>皮肤贴剂.临床上起效最快的是静脉注射,常用于急救;最简便,安全和常用的是口服给药,常用于门诊患者. 口服吸收与首过消除 除直接注入血管外,一般的给药方式都要经过细胞膜转运,以被动转运方式吸收. 药物由消化道吸收后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体循环血液.口服药物在吸收过程中受到胃肠道和肝脏细胞的酶灭活代谢导致进入体循环的活性药量减少,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消除( first pass elimination,也称为首过代谢 first pass metabolism ). (二)分布(distribution) 药物吸收后随血液循环到达各组织器官中的过程称为分布. 药物分布的规律是药物由静脉回流到心脏,从动脉先向体循环血流量相对大的组织器官分布,再转向血流量相对小的组织器官,最终达到各组织间分布的动态平衡. 再分布(redistribution) 脂溶性高的药物如静脉麻醉药硫喷妥钠(pentothal sodium)先向血流量大的脑组织分布,药物浓度迅速升高而产生麻醉效应,但脑组织中的药物很快随血流再向脂肪组织转移,浓度迅速下降而麻醉效应消失.药物先分布于血流量大的组织器官,随后向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的这种现象称为再分布.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受到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跨膜转运性质的影响,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并呈现一定的器官选择性.如链霉素主要分布在细胞外液. 在给药后血液与各组织器官中的浓度达到动态平衡时,血药浓度与分布在靶器官的药物浓度成一定的比例.由于药物与靶位结合的比例决定药效强弱,因此在治疗浓度下,血药浓度与药物效应强弱呈正相关的量效关系.
吸收→分布→代谢。 一级是定比 零级是定量

文章TAG:零级  化学  化学反应  反应  零级  
下一篇